
文章來源:news.pindula | 翻譯:世界鉑金投資協會
津巴布韋的鉑金生產商正在考慮集中資源,建造一個貴金屬精煉廠。
Mimosa礦業(yè)公司總經理Stephen Ndiyamba告訴《星期日郵報》商業(yè)報,與其他鉑金礦商的合作具有經濟意義。Ndiyamba還說道:“正如你知道的那樣,目前還有其他組織正在考慮建造精煉廠,并且正在進行不同層面的討論,比如董事會和股東層面,看看我們如何能聯合起來,同時將我們的精礦送到國內加工。南山(South Hill)的地上存量可滿足10年期的使用,如果我們開發(fā)北山(North Hill)豎井,可以再使用12年。如果你把一個礦山的壽命定為22年,并在冶煉廠投資1億美元,那么你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收回這筆投資的。因此,從商業(yè)角度來看,你無法收回這筆資本投資?!?/section>通常,鉑金精礦被送到另一家公司的冶煉廠時,礦主只需支付處理費,這在經濟上是合理的。津巴布韋礦業(yè)協會的首席執(zhí)行官Isaac Kwesu先生表示,"礦工們已經在冶煉鉑金,并將其作為锍(精粉狀鉑金)送出,但隨著產量的增加,他們需要通過集中資源(建立一個精煉廠)來降低成本?!?/section>目前,大多數鉑金生產商以精礦的形式出口鉑金,只有津巴布韋鉑金礦業(yè)公司(Zimplats)將其以锍(精粉狀鉑金)的形式出口。分析人士表示,由于該國擁有巨大的鉑金礦藏,建造一家精煉廠將大大增加來自鉑金的收入。津巴布韋擁有僅次于南非的世界第二大鉑金儲量,并一直在推動在該國經營的礦業(yè)公司建造選礦設施。2015年,政府對未加工鉑金出口征收15%的關稅,以鼓勵企業(yè)在當地進行礦物選礦。在礦商同意了當地建造精煉設施的時間表后,該征稅被暫停。2020年,財政部宣布了一項新的稅收,本應在今年年初生效,但被推遲到2023年1月。津巴布韋鉑金礦商目前主要以原始未加工或半加工狀態(tài)將鉑金出口到南非進行精煉。(來源:news.pindula)提示:本文信息僅供參考,不代表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的觀點,不構成或不應被認為是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的投資建議。注:此新聞稿選取自國外行業(yè)新聞網站的實時行業(yè)新聞,經由世界鉑金投資協會翻譯并編輯成中文新聞稿,供讀者閱讀參考。為了尊重知識產權,任何媒體若要轉載,請務必注明文章的原出處及翻譯稿出處。